yd222云顶线路检测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安徽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

2018-01-023731

2017年4月27日至5月27日,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安徽省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环境保护督察 ,并于7月29日正式向安徽省反馈了督察意见 。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会议 、省政府常务会议分别专题研究整改工作,成立了由省委书记李锦斌 、省长李国英任组长,常务副省长邓向阳 、副省长张曙光任副组长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安徽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上报《安徽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全面部署开展整改落实工作 。对督察组指出的问题 ,安徽省举一反三,出台了力度更大 、涉及面更广的《安徽省环境保护“五个一”专项行动方案》。安徽省委 、省政府将《整改方案》列出的问题和其他突出环境问题按照“基本+”的形式,向各设区的市委、市政府及省直有关单位下达《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任务书》(以下简称《整改任务书》)并在省环保厅网站公布。目前,安徽全省上下正在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和《整改任务书》,以“不贰过”的态度,压茬推进环境问题的整改工作。

《整改方案》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深刻汲取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教训 ,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抓好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安徽意见的整改工作,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 ,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整改方案》明确了按照“重生态、补短板,抓整改、治污染 ,强机制、创样板”总体要求,全面完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工作目标。提出到“十三五”末 ,确保全省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8%,设区的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0%以上 ;106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4.5%,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

针对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4大类15个方面问题和中办二次回访指出的问题,《整改方案》将其分解成144个具体问题 ,制定整改措施,建立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了整改牵头责任单位、包保责任单位、配合责任单位以及责任人、整改时限 ,将具体整改任务落实到16个设区市和16个省有关单位。《整改方案》要求 ,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把督察整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逐项整改销号 ,确保整改措施落实、不落实到位不放过 ,确保反馈问题解决 、不解决到位不放过,确保追责问责、不追责问责到位不放过 ,确保长效机制建立、不建立到位不放过。

《整改方案》制定了四大类整改措施。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领域和环节,指导推动全方位 、全地域、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决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扛起来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省 、市 、县、乡四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健全环境保护考核评价体系 ,提高生态环境类指标在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持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实行党委、政府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总责,切实将生态环保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 、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二是大力加强巢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围绕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的总体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坚持党政领导 、全域联动,突出问题导向 、因湖施策,坚持治湖先治河 、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治源先建制“四个优先”,落实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四大任务”。落实巢湖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理顺巢湖流域环境监管权责。加大滨湖湿地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生态恢复与综合治理 。清理违规围占湖面旅游开发项目 ,杜绝违法开发行为。严格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到2020年,巢湖全湖维持轻度富营养状态并有所好转 、营养状态指数控制在55以下,西半湖好转为轻度富营养、营养状态指数降到60以下。三是强化重点流域 、区域污染防治。以淮河流域为重点,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一体化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着力减轻农村面源污染。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黑臭水体整治、生活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平均每年完成200个左右乡镇政府驻地及600个左右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7年底前,全省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 ,无违法排污口,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60%,设区的市基本建成使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现有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关闭、搬迁任务,合肥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到2020年,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 、全处理,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于2019年达到100%。以皖北地区为重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燃煤机组改造 ,加快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进度 ,加强各类扬尘污染治理 ,清理整治矿山开采环境问题 。到2020年 ,全省现役燃煤发电机组、10万千瓦及以上企业自备机组以及循环流化床机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节能改造 ,各设区的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 。四是强力推进突出环境问题解决。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动解决工业园区环境污染问题。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 ,全面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项目、生产经营活动、排污口、生活垃圾及工业固废堆场。坚决清理生态功能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全面开展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违法违规项目清理和整改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投诉环境问题 ,坚决防止问题反弹。

为保障整改工作顺利开展,《整改方案》明确了四个方面的组织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整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下设综合协调组、责任追究组、整改督导组、信息公开和宣传组4个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推进、督促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各地 、各有关部门成立相应工作班子 ,全力推进整改工作。二是严肃责任追究 。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移交的14个责任追究问题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实施省突出环境问题责任追究专项督导 ,每季度对16个设区的市至少督导检查1次,对整改不力、进展迟缓的及时约谈通报 ,对弄虚作假、拒不整改的严肃处理。三是强化督查考核。采取周报送 、月调度、月督导的方式,跟踪督办整改工作 ,确保不折不扣整改到位。按照《安徽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核查考核暂行办法》,对各地整改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按照一定权重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 。四是强化信息公开和舆论宣传。充分运用报刊、电视 、网络等媒体平台,及时宣传报道全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情况,动员全社会参与和监督。

下一步  ,安徽省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要求,坚决整改 ,务求实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18日

上一篇: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服务企业提升评估效能
下一篇 :暂无